手机怎么贴钢化膜教程(图解贴膜的整个流程)

手机贴膜起源

之前分享过从 iPhone Xs Max 换到小米10 至尊纪念版的开箱体验,老实说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曲面屏手机,也有很多种叫法比如瀑布屏。似乎现在国内的高端手机都流行这种曲面屏,一开始我是拒绝的,曲面屏的缺点也比较明显,容易误触,显示画面时上下曲面两端会出现形变,以及曲面特别不好贴钢化膜……

说起贴膜,我还真能多说几句,最早手机流行起贴膜的时候,最多的渠道就是天桥上、人行通道内、夜市等地段,那时候都是最简单的塑料膜,很软,还没有钢化膜的出现,贴膜价格区分十几块到几十块不等,不夸张的说,第一批把贴膜当事业的人真的已经买房买车了。没错,这里面的利润太大了,自打后来网购贴膜才发现 9.9 的钢化膜和天桥那 99 元的钢化膜没多少区别,商家打的就是信息差,所以这年头贴钢化膜的小贩是越来越少了,蓝海已经变成红海,贴膜不能暴富了。

从几年前起就开始自己网购手机贴膜,而且只选钢化膜,还得选好的比如纳米防指纹的高清膜,各种品牌以及自媒体的钢化膜都试过了,手感是真的有区别,但是并不是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,花心思找也能低价选到合适的钢化膜。各种好价优惠屯了一些钢化膜,给全家人的手机贴膜,身边的朋友同事都贴过,基本是接近完美无灰尘孔对位,要是回到当年抢占天桥 C 位贴膜人不是不可能,可惜当时就没这个经济头脑,活该错过暴富的机会。

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是出厂自带了抗菌贴膜,实际也是一块普通的塑料软膜,我对这种膜是不屑一顾的,但是弧面屏我是真没贴过,想着先将就用着,将来坏了再买新的。不得不说尽管是塑料软膜,但是搭配弧面屏用久了手感也还能接受,不知道是不是原厂出品的缘故,但是软膜最大的缺点就是太容易留划痕了,还有玩游戏来回摩擦都会引起凹凸不平。问了下已经买了小米 10 Pro 的好友贴过膜没,果不其然他是找路边贴的 30 元,效果还不太好,因为做了功课,这种一眼就看出是最近出现的 UV 膜,要滴胶水和照射紫外线,既然如此,我这个老手艺人也决定自己上阵试试。

选购过程

钢化膜这种东西,不适合在京东找,普遍比淘宝贵,自营也得用上运费券,一般情况就是在淘宝搜索,新晋黑马拼多多其实可以比淘宝的钢化膜价格更低,但是页面不好判断筛选。

选购钢化膜手机壳这类小配件其实有技巧,淘宝页面看比较直观,看到三绿绝对就 PASS 了,不要踩雷,三绿就是指描述、服务、物流都偏低。我只会看三红的,退一步,如果只有物流绿的话也能接受,描述变绿的话就千万不要碰了,大部分销量好评都是返现刷出来的,能保持三红的都算比较有保障的了。

这里面我只找到三家还略微靠谱点的,但是最便宜的也是 30 元两张,好一点的就要 58 元 2 张了,都买 7千块的手机了,几十的钢化膜还嫌贵吗?没错,感觉有点贵,我还有个好地方。

但是还有一片新大陆其实是最适合选购钢化膜的,就是阿里巴巴,淘宝大部分商家反而还都从这里进货,阿里巴巴主要是做批发的,很多时候单片不卖,也要运费,但是最近也逐渐 B2C 了,开始接待个人用户,价格是真的低,我之前找到过和某自媒体品牌的钢化膜一模一样的产品,价格只有 1/5。和淘宝选购一样,阿里巴巴也有一定的技巧,首先看到广告的基本可以 PASS,然后看回头率,这也是阿里巴巴为数不多能看反馈的地方了,尽量往高了选,以钢化膜距离,超过 20%都算非常高了,然后进去看评价,阿里巴巴普遍都是默认评价,能看到的有限,只能辅助参考。

最终还是物色到一家总体感觉会靠谱的,我还是比较相信自己的感觉的,这种 UV 膜必须要紫外线灯照射我也是第一次见,似乎美甲也是这个原理?因为灯不是消耗品,所以我只选了一个灯,两个不带灯的膜,加一起 40 元,比淘宝那几家还是要便宜一些。对了,钢化膜还有种叫防蓝光的,那种强烈不推荐,钢化膜防蓝光这种东西效果基本都是忽悠,我自己也戴防蓝光眼镜,防蓝光不是什么高科技,就是一层镀膜,但是钢化膜那偏紫偏蓝的膜,观感简直大打折扣,还没啥卵用。

钢化膜开箱

首先来看一下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的原厂贴膜,乍一看还是可以的,从底部仔细看才发现贴膜的痕迹。

用了半个月,透过反光仔细看钢化膜表面,就会发现各种划痕了。

这种痕迹不光是指甲造成,硬物摩擦,玩游戏来回摩擦都可能造成,强迫症还是不能忍,而且这种软膜对屏幕也不会有什么保护作用,所以该换就换。

收到快递后发现这个从批发商手里发来的钢化膜包装还算「有点东西」,成本应该也不低吧,这种壳子换个印刷都可以成一个新的品牌了。厚一点的包装内就是带灯的了,反正以后可以重复利用,其他的就不用买带灯的包装,会便宜很多。

背面是厂家信息,从来没听过 X-IT 这个品牌,哪怕在淘宝搜也搜不到,难不成真是给线下天桥供应商批发使用的?

第一次贴曲面膜,直接就拿最大的包装盒拆开体验,这打开东西真的是不少,其实有用的并不多,一一来盘点一番。

这个包装盒做工还行,不过羊毛出在羊身上,作为贴膜来说,我宁愿包装简单一点,所有的成本都花在钢化膜上,不过线下贴膜,许多人就讲究看个外包装要大气,贵才能站得住脚。

没用的东西之一,背面贴膜。我很喜欢凯夫拉的材质,也称碳纤维、芳纶等,一个凯夫拉的手机壳能用到手机退役,当初为了找裸机手感,找到一个凯夫拉贴膜,比这个还好一点,但是膜就是膜,背部手感和凯夫拉还是差远了,手机发热还会导致背膜四周溢胶,那叫一个恶心,这种透明的贴膜绝对是更次的,千万不要贴。

没用的东西之二,背面镜头贴,小米 10U 的镜头组设计很有特色,但是我建议不要贴膜。单反买了镜头许多人买 UV 镜都要考虑再三,厂家是精准设计镜片数量搭配的,多一片肯定或多或少影响成像,UV 镜的最大作用其实就是防摔。而手机镜头贴上一个塑料片,保护作用也不多,透光率肯定也有一定的影响,还是通过手机壳来保护镜头比较好。

贴膜工具,其实就是干湿两个纸巾和一个除尘贴,阿里巴巴上有的批发商会省去这些进一步降低钢化膜的售价,其实家里有酒精和眼镜布也可以替代。

钢化膜包装内的这个东西我就是第一次见了,也是因为要滴胶水的特殊缘故,需要这种纳米胶把听筒按键之类的封闭起来,避免胶水溢出堵住听筒,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
这个就是钢化膜和手机屏幕之间要滴的胶水了,其实我一开始比较排斥用胶水来安装钢化膜,但是曲面屏手机我看了几家传统的钢化膜评论区,都说屏幕中间其实是中空的,触感有延迟,按压还会有声音。这种 UV 贴膜胶水是严丝合缝,而且商家都承诺是撕掉无痕,绝对不伤屏幕的,考虑再三,为了最好的效果,还是来吃一下这个螃蟹。

这就是紫外线照射灯,如果自己有验钞灯估计也差不多可以用,想不到这种快过时的东西,现在在钢化膜这里有了市场。

取出钢化膜看一眼,边缘是真的有弧度,以前曲面屏还没流行之前,有的屏幕边缘是有一点弧度的,那种屏幕贴钢化膜也麻烦,便宜的膜肯定边缘有缝隙不贴合还需要白边剂,要么就买全贴合有一个大黑框边缘的掩盖住。

贴膜之后

老实说贴钢化膜不需要看教程,都是轻车熟路了,但是这个曲面 UV 膜我还真是认真的看了几分钟的教程。贴膜的过程中无法拍照,我就不演示了,简单说就是先擦拭干净,然后均匀滴三处胶水在屏幕上,然后将曲面膜先轻微覆盖胶水,再松手等胶水自动填满屏幕与钢化膜的缝隙,此时钢化膜还没固定,清推都可以移动,某种程度都比以前的钢化膜好贴。

然后就是开始紫外线灯照射,说明书说 2-3 分钟就可以了,我怕不保险照了 5 分钟,底部那个防滑垫最好放在完全水平的桌面上,我就差点翻车了,只是放在沙发上有一点倾斜,滴了胶水立刻往边缘滚动,赶紧扶正手机完全水平。

紫外线灯照射的时候还看到了有趣的画面,小米 10U 因为是 OLED 屏幕,平时看是全黑的,现在除了能看清黑边之外,内屏还有一个比较小的矩形区域,不知道是什么作用的。

左上角的挖孔灯摄像头在紫外线照射下也格外明显了。

最后来看一下成品吧,老司机表示很自豪没有翻车,贴的非常完美,几乎看不到贴膜的痕迹。而且贴的过程中,边缘有溢出的胶水用纸巾没有完全吸掉,凝固了后我用手一拔,似乎就是那种玻璃胶的感觉,难怪就不担心给屏幕留痕了,确实很好去除。测试钢化膜手感的方法就是打一盘王者荣耀,一盘结束后屏幕无指纹、汗渍残留,顺滑不涩手,那就在我心中达标了。

顶部挖孔摄像头没有像之前的贴膜是一个洞,更加完整了。

仔细看四角能勉强看到贴膜的痕迹,毫无白边。

如果从侧面看的话,这个钢化膜比起出厂塑料贴膜是有一点点厚度的,毕竟是钢化膜。

这是贴膜后带上小米官方手机壳的样子,曲面膜并没有出现和保护套冲突的情况。

官方手机壳也是尽量的减少自己的体积,与钢化膜还留了一点缝隙,而且钢化膜略有点厚度,反而和手机壳侧面的弧度高度有一点匹配,之前塑料膜有明显的割裂感,现在左右滑动手势就舒服太多了。

开机看一下屏幕显示效果,这种高清防指纹膜我觉得是最好的,还是那句话,不要选防蓝光和防偷窥的膜,真的没啥用,还影响观感。

总结

这次贴膜的过程经历虽然是第一次,但是依然完美,越看越像是广告了,其实图上所谓的 X-IT 这个品牌当关键字的话,淘宝都搜不到,上阿里巴巴也搜不到,而且我再看购买记录商品都已经下架了……不过别担心,这样的质量肯定还有别的几家,但是一定要动动心思去找,阿里巴巴上这类小东西价格是真的低。像这类曲面屏贴膜的真实经历我在网上找的太少,干脆自己就当螃蟹体验一下,分享经历出来给大家参考一下,原来 UV膜要照射紫外线灯的钢化膜是这么玩的,也顺便提醒不要去天桥贴膜送冤枉钱了,自己贴膜更有成就感更便宜。

至于贴不贴膜纯粹是看自己的习惯和体验感受,我在购买之前就一直叹息为啥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为啥不是纯平的显示屏,但是曲面屏最近用久了后,那种左右滑动的感觉是越来越享受了,毕竟未来几家的旗舰机短时间内应该都是曲面屏的风向标了。如果裸持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的话不贴膜手感也不错,毕竟都 220 克了,贴膜戴套差不多半斤,只是安装手机壳不贴膜的话,边缘落差感其实反而不舒服,也就是说带了手机壳最好就贴上曲面钢化膜,我对现在组合的结果表示满意,没事就滑溜两下,希望这个小半斤组合能在以后的日子里略微增强我的肱二头肌。